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简介
漳浦县,福建省漳州市辖县。地理坐标为北纬23°43′—24°21′,东经117°24′—118°02′,东接厦门,南临汕头,与台湾一衣带水,有南溪、鹿溪、佛潭溪、赤湖溪、杜浔溪、浯江溪等河流,海岸线216千米,大小岛礁178个,海湾6个,港湾5个。漳诏高速公路、324国道过境境,水运有下寨和j旧镇码头。交通路网便捷配套,沈海高速公路在漳浦设有3个互通口,国道、省道穿境而过,县道四通八达。年降水量1600毫米,年均气温21.8℃。
竹等160多种;草本植物有11个科52种。热带亚热带水果有凤梨、龙眼、荔枝等众多品种。陆生脊椎动物达191种,其中两栖类7种,爬行类20种,鸟类148种,兽类动物16种。昆虫150种。
经济概况
2008全年漳浦县实现生产总值97.22亿元,增长1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6亿元,增长31.9%;财政总收入5.2亿元,增长38.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2亿元,增长3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01元,增长15.7%;农民人均纯收入5826元,增长15.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7.3亿元,增长1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69亿元,增长15.3%。
工业经济
2008年,漳浦县实现工业总产值71.3亿元,增长27.4%,其中规模工业产值50.31亿元,增长36.7%;净增规模工业企业21家,总数达到159家。实现工业税收2.18亿元,增长36.5%,工业百元含税比上年提高了0.23元。工业用电达4.1亿度,增长20%。超亿元产值的企业达到10家,产值占规模工业的30%。产业聚集度不断提高,食品加工、五金电器、纺织服装三大传统产业实现规模产值28.5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54.9%;船舶修造、健身器材两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7.86亿元,增长48.2%。园区功能不断完善,累计投入2.22亿元,完成大南坂、金浦等工业园区规划修编,建设古雷供水工程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铺设园区道路4.6千米,建成通用厂房8万平方米。利用外资成效显著,新批外资项目98个,合同外资额1.61亿美元,出口创汇2.32亿美元,湘电风机制造、际诺思轻工、欧旻健身器材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民营经济迈上新台阶,新办投资50万元以上的民营工业企业119家,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现产值17.7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34.1%。天福集团新增产值3.32亿元,纳税5149.8万元,成为全县第一纳税大户。大唐风电三期、一帆重工二期等29个项目建成投产,湘电风机、台玻工业等一批大项目开工投建。重大石化项目顺利落户古雷。重点投资保持强劲势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02亿元,增长30%,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7.1亿元,增长33.4%;4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6亿元,增长58.6%,比上年同期增加8.9亿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投入1.53亿元完成国道324线漳浦段改造,投入4920万元实现省道漳东线全线贯通。古雷供水工程、杨美水库引水工程、杜古线延长线、台玻专用道、杜浔11万伏变电站、赤湖五金园区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入使用。
农村经济
2008年,漳浦县实现农业总产值58.4亿元,增长11.2%。新办农产品加工企业35家,31家规模食品工业实现产值11.5亿元,增长38.8%。特色农业加快发展,佛昙养殖片区被农业部评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盘陀茶叶列入全省乌龙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闽南花卉市场成为全省最大的花卉批发市场,六鳌牌紫菜、新润速冻果蔬、丰盛图形牌蛤肉被评为福建名牌产品。台湾农民创业园新引进台资企业7家,总数达62家,年创产值15亿元。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投资5100万元修复重点水利水毁工程180处,投入1076万元实施“六千”水利工程,投入948.4万元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完成人工造林更新4533.33公顷。累计发放1.09亿元落实种粮补贴、渔船石油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在全市率先办理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有效解决农户生产资金需求。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新办农产品加工企业16家,农字号规模企业达27家,实现产值15亿元,自营出口8000万美元。天福、盈丰、新润、东南花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德立信公司成为福建省首家输港蔬菜加工企业。有68家台资企业进入台湾农民创业园创业,实际利用台资1.1亿美元。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入1006万元实施“六千”水利工程,建设农民饮水工程24个,除险加固水库4座,新增节水灌溉880公顷;投入940万元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866.67公顷。
对台经贸合作
漳浦县与台湾一水相隔,是台胞的祖藉地之一,也是福建省著名的侨乡,已成为福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对台经济社会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基地。至2002年,全县创办以台资为主的“三资”企业450家,总投资7亿多美元。投资领域涉及加工制造业、种植养殖业、商贸服务业等多种行业,且合作领域和规模不断在扩大,不仅为漳浦县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资金,又带来了管理经验和技术,拓展了国际市场,缓解了就业紧张矛盾,为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
海洋经济的开发
漳浦海岸线长达216公里,海域面积1016平方公里,曲折的海岸线形成了东山湾、旧镇湾、佛昙湾等三大港湾,为海水养殖、港口码头建设、临海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源。境内滩涂面积51.2万亩,成为宝贵的人工海水养殖基地和海珍品自然繁殖基地。漳浦出产的龙虾、螃蟹、海蛎、泥蚶、鱿鱼、鳗鲡鱼、扇贝、太平洋牡蛎、紫菜等海产海珍品畅销海内外。全县已建立100多家海珍品育苗场,成为全省最大的海珍品育苗基地。
城乡建设。建成印石路北段,完成青年路改造,开工建设中华路,城市路网进一步完善。成立市容管理委员会,投入400万元,集中整治违章搭盖、占道经营、交通混乱、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拆除违章搭盖2.36万平方米、店外店4822间,绿化2.2万平方米。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编制完成94个村的新农村规划,铺设农村水泥路33公里,完成7座5类危桥改造,建成户用沼气池900口。“家园清洁行动”深入开展,9个乡镇70个重点整治村全部顺利通过省市验收。
民生保障。筹措5015万元,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统筹调整教育系统员工和其他事业单位的待遇跟进问题。投入3556万元,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发放财政贴息贷款180万元,帮助300名贫困大学新生解决就学问题。新增城镇就业人数8000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12000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3.4%。在全省率先试行新农合村级协管员制度,新农合补偿面不断扩大,有3.6万人次获得补偿金4100万元。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完成城镇居民参保登记28538人,参保率达52.9%,位居全市前列。争取医疗保险补助资金4039万元,解决2974名医改前关闭破产的国有、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发放低保金1439万元,全县17312名困难居民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启动经济适用房建设,发放廉租房补贴29万元。
投入1726万元新建改建校舍18507平方米,投入354万元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荣获漳州市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县。积极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9个,申报专利43件,荣获第三届福建省科普先进县。县医院住院大楼建成投入使用,创建全国中医工作先进县顺利通过验收。依法关闭4家再生纸厂,开工建设县城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
特产
白山芦笋
漳浦县所产芦笋,具有株梃、色白、肉嫩、味香等独特优点,除制作罐头外,是名贵的蔬菜,食之清爽可口,被誉为“龙须菜”。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对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等有辅助疗效。1999年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委员会命名为:“中国芦笋之乡”。 丹山洋葱:位于丹山(灶山)南麓的深土镇,原叫“金泥”。土地大部分由海涂冲积沙泥形成,土层较深,加上眉力水库、浯江桥闸等水源灌溉,盛产洋葱。叶鞘基部肥厚呈鳞片状,密集于短缩茎的周围,形成鳞茎(葱头)。洋葱粒大,含有糖分、矿物质、维生素和蒜素。鳞茎作蔬菜并供药用。黄埔杨梅霞美牡蛎:霞美镇有滩涂面积2万多亩,上游溪流注入,咸淡适宜,水生物丰富。 牡蛎肉质肥嫩,含蛋白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历来是全县海水贝类最大宗的产品。
六鳌紫菜
六鳌镇紫菜养殖面积发展到1万亩。紫菜属红藻类,藻体呈膜状,紫色或襟褐绿色,形状随种类而异,供食用。含蛋白质和碘、磷、钙、胆碱等物质,有防治甲状腺肿大、清热利水、补肾养心和增进记忆等功能。
黄埔场梅
霞美镇黄埔杨梅,属晚熟品种,粒大籽小,色泽紫红,肉嫩汁多,甘甜微 酸,风味独特,俗称“大乌杨梅”,维生素C含量极高,是夏令特佳品。鲜食有止渴生津、消暑解闷、化痰开胃等功效。还可制作果汁、果酒、果酱、果干和罐头。
古雷鲍鱼
古雷镇鲍鱼,高亦称“大鲍”,体大壳薄,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佐料炖食,味道鲜美,是海味珍品。除“海上田园”养鲍外,已建千亩“鲍鱼城”,养跑面积5万多平方米,产品畅销国内和东南亚地区。贝壳,中药名称“石决明”,功能平肝、明目。
灯塔扇贝
古雷镇以下安航标塔为标志的扇贝, 亦称“干贝蛉”,壳略呈扇形,壳面褐色,有灰白至紫红色纹彩。两壳均有放谢肋右壳10条、左壳30余条。闭壳肌可制干贝,是名贵海珍品,味道鲜美,有降血压之功效。前亭黄牛:原名“梅亭”的前亭镇,多由玄武岩发育而成的棕褐色土壤,土质肥沃,牧草丰富,并秸杆氨化养牛,黄牛体强大,繁殖很快,肉役兼用。
社会事业
2008年,全县40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4亿元,比上年增加3.2亿元。厦深铁路顺利开工,古雷5000吨级滚装码头和横屿、菜屿陆岛交通码头建成投入使用;大唐风力二期竣工投产,赤湖22万伏、11万伏变电站等一批项目顺利实施。160个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6.7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49.7%。
2008年,漳浦县投入1.16亿元完成农村水泥路建设208.7千米,基本实现“村村通”目标。投资680万元建成村级供水工程46处,解决6.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投入3000万元建设40个移动通信基站,农村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率提高到100%。启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首批3个乡镇33个村实现电气化。投入682万元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完成19个村的新农村规划,75个重点治理村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2008年,漳浦县积极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26个,获得立项13个,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投入353.6万元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天福茶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开学。漳浦籍运动员谢荔梅两度打破亚洲女子三级跳远纪录,王苏鸿获全国帆船赛冠军。投入5144万元建设县医院住院大楼、县疾控中心综合楼等卫生基础设施,县医院成为全国首批“温暖中国行动”定点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2.8万人次参合农民获得2805万元补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786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89人;17312名城乡困难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荣获省级“平安县”称号。
漳浦一中
学校简介
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创办于一九二六年,是省重点中学、省重点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学校、省级文明 单位、省级文明学校。学校坐落于梁山脚下、鹿水北面、绥城东南,是一所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省重点中学二级达标学校。她创办于1926年,至今已有84年的历史,先后有20位社会贤达、教育专家担任校长。悠久的历史奠定了她丰厚的文化底蕴,八十四年的办学经验铸就了她今日教育教学的辉煌。八十三年风雨兼程谋发展,八十三年辛勤耕耘育英才,文明的圣火在这里不断燃烧、传承、延展。学校校园占地120亩,有教学大楼、学生公寓各两幢,教学综合楼、育才楼、丰泽楼、科学楼、逸夫图书馆、师生食堂各一幢,教师宿舍楼四幢,合计建筑面积38000多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错落有致、动静分明,树木葱茏,鲜花争艳,绿草成茵,幽静清雅,自然美与人文美有机结合,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职员工192人,教师总数186人。专任教师167人,其中5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占3.0%;133人具有本科学历,占79.6%;学历达标率82.6%;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有129人,占教师总数的69.4%;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42人(有4位教师已符合特级教师申报条件),占教师总数的23.7%;省级骨干教师7人,市级骨干教师10人;有40个教学班,在校生2401人。
办学成果
从创办之初的“漳浦县立绥安初级中学”到“漳浦县初级园艺职业中学”,从建国后的“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到“城关‘五七’中学”、“城关中学”、“漳浦中学”再回归到“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学校在历史的浪潮中几经波折,但团结进取、务实求真的一中人始终坚持育人为本,教学为主,多育人才,育好人才,向漳浦的父老乡亲呈上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进入80年代后,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和教育形势的好转,学校迎来了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辉煌。在县委、县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日益提高,校园建设也日趋完善。1992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普通中学二级达标学校。从1995年开始,学校高考上省专人数年年稳居漳州市同类重点中学第二位,奠定了成为名校的基础。2002年,学校转型成为漳州市第一所完全高级中学。
旅游资源
古雷港:古雷港经济开发区位于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与台湾隔海相望。2006年4月,福建省政府批准设立福建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26日,经国家发改委公告确定为福建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开发区规划总面积153.81平方公里,将重点发展新型电子材料、新型船舶修造、重化工等产业群。到2015年,古雷将建设北、中、南三大片区,分别作为行政居住区、重化工启动区、临港工业区,届时现代化临港经济区将成形;到2030年,古雷将形成东、西、南三个大区域,还将规划填海造地,发展高等院校和科研基地,完善港区内部建设。
台湾农民创业园:台湾农民创业园由于与台湾特有的地缘关系,福建是台湾农业资金最集中的地方。早在2005年初,福建省的漳浦县和福清市便开始规划创办“台湾农民创业园”,计划用3年的时间建成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使之成为台湾农民创业乃至两岸农民感情交流的平台。
剪纸:漳浦剪纸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浓郁的原始趣味和稚拙的美感,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更以剪纸构图丰满匀称、线条连贯简练、细腻雅致的艺术特色,受到高度赞扬。
蓝氏三杰:闽南与台湾隔海相望,汹涌的波涛阻挡不了两地人民的往来,那道弯弯的海峡,千百年来风起云涌,这里有迁徙的桨声,有贸易的桅帆,也有战事的炮火。不平静的台海风云之中,接连涌现三个平台、筹台的英雄,他们都来自海峡西岸的漳州,而且都是漳浦蓝氏畲族人:蓝理、蓝廷珍、蓝鼎元。蓝理是蓝廷珍的族叔,而蓝廷珍又是蓝鼎元的族兄,这三个同出一门的台海英雄,被后人并称为“蓝氏三杰”。
中共靖和浦县委:中共靖和浦县委,这个名字至今仍然激励着漳浦人民开拓奋进。1931年冬,邓子恢同志在车本、山城点燃了革命烽火,中共靖和浦县委就在这里诞生。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在毛泽东同志关怀指导下宣告成立。在中共靖和浦县委带领下,漳浦老区人民与红军血肉相连,浴血奋战,用鲜血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为共和国诞生作出了突出贡献。
东南花都:花博园位于漳浦县马口,国道324线漳州闽南百里花卉走廊的中心地段,是国家批准的第一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国家科技部授予的"现代农业园区"。
古雷海湾:古雷滨海风景旅游区位于漳浦县古雷半岛东面的菜屿列岛。以沙洲、红屿、井安、巴流岛、菜屿、横屿等二十三座大小不一的岛屿自西往东组成,海天苍茫,岩崖嶙峋,远远望去,有如飘浮在青云之上的蓬菜仙山。岛屿形成于地理历史上的强烈的地质构造运动,裸露的花岗岩体在海浪风沙的雕琢下,逐渐地割、分离成大大小小的花岗岩石蛋,形成了千奇百怪,形状各异的花岗岩地形地貌。其中以红屿巨型风动石为代表的风动石群、世界罕见的浪动石、唯妙唯肖的鲨鱼石生命之门、鱼网石,以及幽深的洞穴、累累的卵石、徒峭的崖石、五个质地优良的沙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旅游开发前景,正吸引了大批的游人前来旅游观光。
西湖公园:位于县城内,东临麦市街、西通金鹿路、南临龙湖路、北接青年路,占地面积230亩(包括已建的青少年宫和儿童乐园),其中陆地140亩,湖面90亩,周长1953米。公园是以水系为主要景观的文化休憩综合性公园,具有中国古代园林造园艺术,各景区配景亭、榭、曲廊、小桥等建筑小品。西湖公园西隅开辟西湖小区,是一处商贸、娱乐、居住、旅游休闲的好场所。沿湖绿树葱葱,湖中小岛与湖光云影相映成趣,泛舟湖上,眺望梁岳群峰,令人心旷神怡。
漳浦西湖历史悠久,始建于南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这里南临鹿水,远处是蜿蜒数十里的梁岳群峰,远山近水相映,风景如画,“湖泽储英”是漳浦十景之一。1995年,为把历史名胜建成现代名园,据此一隅湖面,依湖造园,聘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彭一刚教授亲自设计,并请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北师大启功教授为西湖公园横匾赐笔。
天福茶博物院:茶博物院于2000年元月8日奠基,2002年元月7号开院,整个博总占地80亩(5.3公顷),建筑总面积6000余平方米,是目前界最大之茶博物院。博物院4幢主建物:(1)主展馆:主要展示茶的历史、中国茶文化及茶叶产销状况、世界主要产茶国的茶情及天福集团的发展历程等;(2)茶道教室:一楼高有专业茶艺表演厅和溢和轩、品茗阁等优雅的品茗场所,兼作茶道教学。二楼为设施先进的国际会议厅;(3)日本茶道馆(福慧庵):日本式庭院及茶室,设有精亭、俭亭、敬亭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时代风格的日本茶室;(4)书画馆(厅石斋)内设三个展厅。主展厅展示本馆收藏字画,活动展厅不定期个人工主题书画展;二楼设聊谊厅不定期举办笔会及现场挥毫;厅石斋主要展售各种厅石、雕刻等工艺品。博物院内还有汉亭、唐山、宋桥、元塘、明湖、清池、兰亭曲水、武人茶苑、茗风石刻、示苑茶园等造景设施。环境幽雅自然,是一个集学术研究、文化传承、教育娱乐为一体的茶文化大观园,参观者能在娱乐中获得茶学知识,认识茶叶,了解茶艺及传承茶文化。
威惠庙:漳浦威惠庙,位于漳浦县县城西郊西宸岭南麓西庙村,漳浦绥安工业开发区南端,国道324线西北侧。庙座北朝南,背靠金猴椅山,傍临鹿溪,前方是一片平川沃野,远处是梁山九十九峰如列戟,四周绿树翠拥,山川秀丽,风景旖旎。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闽南重要的旅游胜迹之一。
抽象画廊:抽象画廊游览区位于漳浦县六鳌半岛东部的崂岈山。其东面正临台湾海峡,西面越过二公里宽的半岛即为旧镇海湾,南、北面为连绵九公里长的黄金沙滩和茂密的防风林带,四周环境空阔,尽得海天之胜。崂岈山以奇特的地质地貌和优美的海滨风光,被中科院等考察国家风景区的有关专家誉为“抽象画廊”,周边的沙滩也被认为是“真正的黄金海岸”,是“旅游资源的精品”。景区临近省道漳云线,距高速公路漳浦互通口仅15 公里,海上距厦门岛仅30公里。交通极为便捷。景区规划面积 5000 亩,景区以崂岈山为中心,在大面积的绿化带和大海之间展开,形成以海蚀地貌游览区、海滨浴游乐区和度假村三大项目。规划了游艇码头、浴场、画画轩、望海亭、观涛廊以及管理处、宾馆、海味馆等休闲旅游的服务项目,形成了以海蚀地貌、观光旅游和滨海浴场为主题的休闲度假旅游区。
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
滨海火山地质公园: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是全国第一批区获得国家级地质地貌的火山公园,也是我国滨海火山景观规模最大、保持最完好、最有特色的滨海地质地貌公园。它位于福建闽南“漳州市所辖下的漳浦县与龙海市交界处”为闽南金三角的南侧。该景区西北面距漳州市区40多公里,福州220多公里、泉州120多公里;东北端距厦门50公里;西南端距广东汕头120多公里、广州280公里。景区地处在我国东南沿海人口密集,经济发地带的中间地段,是海陆空立体交通最发达,最便捷的地区。
漳浦--林进屿滨海火山景区北起龙海市交界处琦沙湾,经香山半岛,江口湾,皇后乳,烟楼山,后蔡湾至整尾屿半岛,景区海岸线全长18公里,在景区的海域内有二座神奇的火山岛--林进屿--南碇岛,经国内外专家确认为世界极为罕见、保持得较为完美的、珍贵的古火山地质地貌资源景观。林进屿景区滨海火山地貌,既有极高的科研、科教值,也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景区内的火山地貌属于新生代中新世纪2861万年前及1541万年前、1320万年前100余万年前均为陆地间断性多次火山喷发而形成的产物。其间较为突出壮观罕见的可分为:柱状节理玄武岩景观、不同规模古火山喷口群景观、海蚀各种火山熔岩型景观、熔岩发状石林景观、完全裸露巨大火山颈景观、海蚀熔岩平台景观、玄武岩球状海蚀画廊景观、玄武岩熔岩锥群景观、柱状玄武岩浪蚀崖景观、海蚀埋藏型熔岩景观、海蚀熔岩洞等大规模成片的自然景观。除了这些神奇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火山自然地貌以外,还有令人惊呀可与夏威夷相媲美的优质沙滩,专家鉴定这是国家特级沙滩。这里沙滩从沙质、水质、沙滩平缓度、空气指数周边环景均达到优良指标。这是一个保持着原始待开发的特大型的天然浴场,是中国南方的“北戴河”。进屿景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气候,四季如春,常年平均气温在21慑氏度。是旅游度假最佳选择点。这里不但有世界罕有看不完火山地貌的自然景观,还可品赏到极其丰富的各类海鲜。
赵家堡:漳浦县城东南35公里湖西乡硕高山西北麓。南宋亡时,宋宗室起若和与黄侍等广东崖山逃至漳浦,避难隐居。明万历年间,其第十世孙赵范在这里建堡,以后赵范之子赵义又加以扩建。“完璧楼”于万历二十八年(1601年)冬,城堡于万历三十二年 (1604年)夏,先后动工,历20年方次第完成。城堡仿北宋京城汴京式样建造。整个建 筑群由两部份组成,初建的旧楼,旧堡为主体部分。楼为三四合式四方楼,高20米,占 地484多平方米,每层16间,东48间,楼门镌刻“完璧楼”三字,取“完璧归赵”之意。 楼外环以石基土堡,三合土堡墙高6米,宽2米多,上有垛口。设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东门题刻“东方钜障”,西门题“硕高居胜”,南门题“丹鼎钟祥”,唯北门没有题额。天井中筑一条地道通东门外。“完璧楼”及其环卫土堡俗称“内城”。另一部分是赵义建的五座进府第,每座30间,共150间,俗称“官厅”。每座第5进为2层楼,系内眷住。现仍保存完好。官厅前面广场有鱼池水阁,池上筑有精致的“汴派桥”。此外还有 进士坊、修竹花园、辑卿小院、聚佛宝塔。石刻有“墨池”、“悟石”、“读书处”、 “云巢”等。这是我省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堡建筑群。周围约一公里半,面积约半平方公里。我国著名古建筑、文物考古专家单士元、罗哲文、郑孝燮等来此参观考察时, 不胜赞美,并留言“遗址丰富,建筑尚存,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古城堡遗址,其布局立意,处处犹以汴京之旧,使人重温宋史,更觉有胜文献之记载。”
卫生事业
漳浦县城乡环境卫生整洁督查组分赴各地,对21个乡镇进行第三次督查。 督查组通过看现场、听汇报等形式,详细了解各地城乡环境卫生整洁开展情况。
对环卫设施、卫生保洁人员配备情况,乡村集贸市场、道路卫生状况,除"四害"部署情况等进行全面督查。督查中发现,各地都能针对上次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加大整改力度,城乡环境卫生得到改善。针对部分乡镇宣传力度不够,相关制度未上墙,农贸市场、道路乱丢、乱堆垃圾现象时有发生等问题,督查组要求各地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整治,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共同营造整洁、和谐、优美的城乡环境。
[1]
历史文化名人
蔡新:漳浦县下布人。乾隆元年(1736年)丙辰科进士。翌年,授翰林编修。当时,乾隆皇帝想考察词臣的学问根底,命他们每日呈上经、史讲义,要求各抒己见。蔡新所上讲义,很有见解,由此深得乾隆皇帝的赏识。
乾隆九年,他到上书房轮值,尽心辅导皇子们读书。不久,朝廷要从翰林中考选监察御史,蔡新经考试名列第一,但他不去,自愿留在上书房,最后升任侍讲。
乾隆十八年(1753年),蔡新母年事已高,他请求返乡省亲获准,后又请求在家奉养母亲终年。偏偏这时接到谕旨,要他担任上书房总师傅之职,他上疏恳切陈辞,说他自小没父亲,是寡母教养成人的,应报母恩。这话感动了乾隆皇帝,下诏:并不是马上令你来就职,可以日后再来。
由此,蔡新就安下心来侍奉老母,达十年之久。这期间,乾隆皇帝经常将自己御制诗文派专使送令蔡新阅看,并时不时颁赐礼物给蔡新。蔡新直到老母过世后才上京复职,以后几年间,皇帝对他信任宠爱加倍。他历任刑部右侍郎,兵部尚书,兼管国子监事务,后又改授礼部尚书,兼四库全书馆正总裁,直到拜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因他年事已高,特准他可以骑马入紫禁城。乾隆四十九年,蔡新已是七十八岁高龄,他要求告老还乡,乾隆皇帝一再挽留,说:“明年正月举行千叟宴,二月临辟雍讲学,都是盛典,待典礼完毕,你再回去吧。”
第二年年辟雍讲学之时,乾隆皇帝按例亲临太学,蔡新以大学士统领国子监,坐讲《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员有几百人参加。乾隆皇帝且为他赋《临雍》诗,表达了将他看为兄弟一般的感情。因为蔡新比乾隆大四岁。可见他们君臣之间情谊之深。
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号石斋。漳浦(今福建省漳浦县)人。天启二年(1622)进土,崇祯三年(1630)四月任右中允,以上疏指斥大臣杨嗣昌等被谪戍广西,福王宋弘光时官至礼部尚书。弘光政权失败,又与郑芝龙等拥立唐王朱隆武,官武英殿大学士,率兵抗清,至婺源为清兵所俘,顺治三年(1646)被杀于南京大中桥。
黄道周学问渊博,精天文历数诸术,工书善画,以文章风节高天下,为人严冷方刚,不谐流俗。著有《易象正》、《三易洞玑》、《太函经》、《续离骚》、《石斋集》等。
黄道周书法,以魏晋为宗,峭历劲遒,行、草、真、求自成一家。行笔严峻方折,不偕流俗,一如其人。宋牵《漫堂书画跋》称“石斋先生楷法尤精,所谓意气密丽,如飞鸿舞鹤,令人叫绝”。清王文治称其:“楷法格调适媚,直逼钟(繇)、王(羲之)。”秦祖永谓“行草笔意,离夺超妙,深得二王(羲之、献之)神髓”。黄道周传世书法代表作品楷书有《孝经》、《石斋逸诗》等,行草书有《山中杂咏卷》、《洗心诗卷》等。
治台名将”蓝廷珍 (一六六三至一七二九),字荆璞,漳浦县湖西人。康熙三十四年任浙江定海营把总,四十四年升温州镇右营游击,五十八年升澎湖副将、南澳总兵,六十年上书自荐,出师台湾征战朱一贵义军。
平台后,蓝廷珍奉命继续留台,署理提督职务,前后三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蓝廷珍对台湾的治理和开拓,提出了一系列很有远见的建议和措施,对台湾的历史发展生成了深远的影响﹔表现了他在事关中国领土问题上的政治眼光和从政能力,从而确定了他在台湾历史上的地位。
清初,台湾大量山地尚未开发。清廷统一台湾后,对台湾的地位尚未引起统治者足够的认识。在朝廷内,曾就台湾弃留问题展开一场争论。一些糊徐朝臣主张"守澎去台",遭到施琅等官员的坚决反对。经过争论,清政府决定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但是有关台湾治理问题的看法仍不一致。台湾局势平定后,闽浙总督满保以山地土番难治为由,把山地划为"弃土",下檄文划界迁民,禁止出入。对此,蓝廷珍坚决反对。他反复上书满保,力主积极开拓山地。他说:"人无良匪,教化则驯﹔地无美恶,经理则善。莫如添兵设防,广听开垦,地利尽,人力齐,鹦鸣狗吠相闻,而彻乎山中,虽有盗贼,将无捕逃之薮。何必因噎废食,乃为全身远害哉?"谈到"划沿山之界,禁出入"之弊端,蓝廷珍更是感慨陈词,历数其六条"可虑"之处,呼吁不可随便抛弃台湾一寸土地。他说:"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令未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二千余里,糖谷之利甲天下。过此再四、五十年,连内山山后野番不到之境,皆将为良田美宅,万万不可遏抑。"蓝廷珍的意见和建议,得到满保的采纳,取消了划界迁民的计划,并上奏朝廷增设行政区字段,雍正元年,台湾增设彰化县、淡水厅和澎湖厅。
康熙六十一年(一七二二),朝廷监于征战郑氏政权和朱一贵义军,都先驻军澎湖,再进兵台湾,拟议将台湾总兵官移驻澎湖,台湾只设陆路副将。"廷珍以为不可,上书论?quot;。他说:"若果台镇移澎,则海疆危若累卵……以澎湖总兵控制台湾,犹执牛尾一毛,欲制全牛,虽有孟贲之力无所用之,何异弃台湾乎?台湾一去,漳、泉先害,闽、浙、江、广俱各寝会不宁,即山左、辽阳皆有边息。廷珍无识,以为此土万不可委去,若遵部议而行,必误封疆。"清廷认为蓝廷珍"语可多采",取消了移驻总兵之议。清初台湾地方未靖,治安比较乱。蓝廷珍的治理办法是:实行保甲制度,加强乡政建设﹔实行团练制度,加强防务建设。他在台湾、凤山、诸罗等县设大乡总四名,乡长二十六名。乡长由品行端正、干练勤谨、家资殷富的人担任。每乡配游兵数人,供奔走使令之役。一家有盗,则周边协力堵截擒获。大乡总统辖数个乡长,负责督查。乡长如有失职,大乡总不报者同罪。乡长三次不能破案者革职,三年没有过失者量行擢用。防务方面,台湾、凤山、诸罗各编练乡壮五百名,县丞巡检各编练乡壮三百名。"无事则散之陇亩,有役则修我戈予,乡自为守,人自为兵,此万全之道也。"
篮廷珍还亲自组织开垦荒地,发展生产。他率领官兵开垦了"蓝兴堡"(今台中县太平乡、大雅乡、鸟日乡和台中市区一带),成为台湾开发史上最早最大规模的官垦之一。蓝廷珍一生二十四次受朝廷赏赐。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升任福建水师提督,加左都督。雍正二年晋京冕驾,雍正帝赐他到马兰峪谒景陵。雍正七年卒于任所。故后赠太子少保,全礼祭莽,缢号襄毅。其子蓝日宠,官铜山营参将,孙蓝元枚,历任台湾镇总兵、江南提督。蓝廷珍在漳浦县湖西乡的故居--蓝提督府第,至今由其后裔居住保管。
阮蔡文: 和平使者,字子章,号鹤石,福建漳浦县人。其父在江西做生意,于是随父徙居在江西南昌。11岁时文章就已写得相当不错,并且性格刚毅,臂力过人,喜爱舞弄刀枪剑戟,邻里的小孩都害怕他。 13岁时因文章颇优而补为诸生,成为县学学生。这时家道中落,阮蔡文只好随父耕种。他的父亲也粗通文墨,从市场上以廉价购来被虫蛀坏的书,教他继续读书。阮蔡文书读得很艰苦,经常是一边劳作,一边读书。有时冬天没有棉衣,他就用斧头砍上几百斤的树根,围起来而读书。其父死后,为了赡养母亲,阮蔡文就以教村里的儿童为生。24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不中。以后又参加了几次,皆不中。科举考试虽不顺利,但他却留心经世,有经世致用之心。凡他所到过的南北山川呃塞险易,沿海岛屿,以及东南部诸少数民族的情况,莫不在他胸中了然。齐语、楚语、吴语、越语、闽语、粤语等各地方言,以及苗族、瑶族少数民族语言,他只要入其乡便很快学会,而且声调语音惟妙惟肖,没有人能分辨出来。阮蔡文的一个族叔阮钦当时任台州副将,于是他前去投靠,任为书记。没过多久,其母病逝,阮蔡文扶柩回到家乡漳浦。当时漳浦县令陈汝咸正举办讲经大会,每月两期,阮蔡文回到漳浦后即前去参加。在讲经大会上,阮蔡文高论古人的治乱得失,救时急务,受到当地文人学士的交口称赞。康熙四十五年(1706),阮蔡文前往京城读书,三年后回到家乡,受当时的福建巡抚张伯行所邀请,进鳌峰书院讲程朱理学,并且编纂先儒之书。第二年,漳浦、泉州发生大饥荒,阮蔡文倾囊救助在乡的族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海盗陈尚义有归降之意,但尤犹豫不决,只派遣其部下赴兵部请降。当时陈汝咸为御史,奏请皇帝愿前去招降,并推荐阮蔡文随同前往。到了登莱,他们径直上海盗船,见到陈尚义,阮蔡文示以威信,陈说利害,最终使陈尚义接受纳降。由于此事,阮蔡文被康熙帝召见,康熙问他:“你一介书生,此行又很艰苦,你是否感到很害怕?”阮蔡文回答说:“我仰仗皇上的威灵,顽梗革面,没什么可害怕的。”然后康熙又询问了一些海上事宜,阮蔡文都回答的非常清楚详细。于是因功被授予知府,还没上任又改授为厦门水师中营参将。第二年,调任为台湾北路营参将。台湾诸罗县知县周钟瑄,是一个非常廉洁严厉的官员,他与阮蔡文一见如故,非常谈得来。在与阮蔡文相处共事的时候,能和衷共济,相互支持。阮蔡文和他一起,整饬吏治,约束官兵,安抚番黎,并捐出银两建学校,废除所管辖范围内的一切陋规。他们躬历沿海一带,增置要害营汛。台湾北路一带方圆千里,半线(今彰化县)以北地区,汉族移民较少,而当地少数民族较多。大肚、牛骂(今台中县境内)、吞霄(今苗栗县内)、竹堑(今新竹县境内)诸地方,山川险恶,水土极差。南炭(今桃园县境内)、淡水(今基隆市)穷年阴雾,极少有放晴的时候。这里因产硫磺,所以总是毒气弥漫,气味难闻,是郑成功投放有罪之人的地方。直到康熙四十九年(1710),这里才开始设淡水防兵,戍卒多病死,能生还的不到三分之一,巡哨更是从来也不去这里。阮蔡文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决计前往,他的随从部属坚决反对,痛哭流涕地劝阻他。阮蔡文却回答说:“台湾虽说是弹丸之地,却关系到福建的安危;淡水又是台湾的关键。由淡水到福建,如顺风的话,一天即可到达。况且这里汉移民和土著杂居,逃到岛上的亡命者一天天增多。如果不熟悉这里各方面的情况,又怎么能够控制和调度呢?”于是他自备帐篷、铺盖,前去察看调查。在调查的一路上,他白天或者骑在马上作诗,夜晚秉烛记下他所走过的地方情形,无论是山脉、河流、气候,还是物产、风俗,他都详细地记载下来。他还写出祭文,祭奠那些在历年的战争中在淡水阵亡的诸将士,文章偻怆激烈,催人泪下。在他所经过的地方,那些原住民准备好牛羊酒食,在道路边迎接他。阮蔡文一一答谢,无所接受。他还召来社学中的原住民儿童,告诉他们说:“我是你们的老师,不要害怕。”在儿童中如果有人能背诵四书的,就奖励给他银币。他还给原住民讲解君臣、父子之大义,反复不倦,当地少数民族都非常感念他。 没料到在途中阮蔡文竟染上瘴气病,回到家中病虽痊愈,却留下病根。后来升迁为福州城守营副将,在赴京途中,病逝在旅舍,终年50岁。
木偶艺术家杨胜(1911-1970)福建漳浦县佛昙镇大白石村人,出生于布袋木偶戏世家。四代均从事布袋戏艺术。七岁从父杨高金学艺,十四岁出师,即被“金福春”布袋戏班聘为主演,享有“童子头手”的美称。其艺术继承了“福春派”戏状元杨高金的传统,并能博采众长,吸收各家木偶戏流派的精华和其他剧种的表演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是福建北派布袋戏艺术的代表。他从二十岁开始就在闽南出了名,有的村社长年包下他的戏班。
杨胜的木偶表演,富有京剧韵味,善于刻划人物性格,舞台动作明快,节奏感强。旧时,布袋木偶表演仅局限于上半身,下半身没有动作。杨胜为木偶穿上彩裤,配龙头靴,模拟京剧台步,设计了木偶的走路动作,表演更为逼真。对水袖的运用、武打动作的程式化。特技的使用,也均有创造性的发展。他尤其擅长武打戏和抒情戏。双手能同时表演两个思想、性格截然相反的角色。如在《蒋干盗书》,他把周瑜、蒋干的对手戏演得十分准确和深刻,连素有“活蒋干”之誉的京剧名丑萧长华看了他的演出后也大为赞赏。《浪荡子》也是杨胜的拿手戏,他双手操纵浪荡子夫妻两个木偶,表演动作细致而协调,上海许多艺术家同声赞扬这是木偶戏刻划人物性格和内在感情最成功的范例之一。在《雷万春打虎》这出戏,他先后操纵五个木偶,创造了五个不同的形象,这种一心二用或多用的表演技艺是其它剧种的演员所望尘莫及。
但临解放的前几年,戏景凋零,大部分木偶戏班散伙,身怀绝技的杨胜,被迫走投无路,只好回老家种田。解放后,漳州布袋戏如枯木逢春,1953年杨胜在漳浦县组建了艺光布袋木偶剧团,1954年8月参力口福建省第二届戏曲会演,获一等演员奖。9月赴上海参加华东区戏曲会演又获特种艺术表演奖。196o年9月随同中国木偶艺术团赴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参加第二届国际木偶、傀儡残联欢节,他与陈南田主演的《大名府》、《雷万春打虎》双获表演一等奖,各得金质奖章一枚。他先后四次出国献艺,到过苏联、捷克、罗马尼亚、法国和印尼等十多个国家访问演出,到处受到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赏,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在前苏联,他被聘为苏联戏剧家协会名誉会员。
他致力于培养新生力量,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位采用现代教学传授布袋戏的著名艺术教育家。曾应聘到中国木偶剧团、上海木偶剧团任教。1958年他回到漳州艺校,任木偶科班主任;先后为漳州、黑龙江和福州培养近二十位的布袋或艺术人才。他的学生成才率很高,许多都成为剧团的艺术骨干。他呕心沥血地编教材、制教具、口传心授,总结出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由林振夏、夏乡执笔在《福建日报》连载的《指掌春秋》——听杨胜谈布袋木偶戏,凝聚了杨胜丰富的表演艺术和教学经验。他主演的代表剧目《雷万春打虎》、《蒋干盗书》、《浪荡子》等已收入《中国的木偶艺术》和记录他艺术生涯的《掌中戏》等电影片。有位日本的仰慕者宫原大刀夫从电影中受到启示,特意写信到漳州拜杨胜为师,办起了日本铜锣人形戏剧团。
杨胜一生中兢兢业业地为发展布袋或艺术作出卓越的贡献。1958年6月 23日光荣地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被选为全国文联理事、福建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常务理事,出席全国先进文化工作者代表会议和福建省文教战线群英会。“文化大革命’他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虽身处逆境,仍念念不忘木偶事业的发展。粉碎“四人帮”后,党和人民为杨胜平反昭雪,并举行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文化部、全国文联、中国对外友协等单位及文化部副部长周巍峙等同志送来花圈和唁电表示深切的悼念。
江胜(?一1683),乳名钦,漳浦人。康熙五年(1666年),经陈永华举荐,为郑经所用,在东南沿海发展与台湾的通商贸易,是郑氏时期开展两岸经贸的重要人物。授水师一镇,后升宣毅前镇。三番之乱,率兵在闽、粤屡败清军,普左虎卫镇。1681年以副水师总提调驻澎湖。1683年清军发起澎湖海战,不敌自沉战船而亡。
蓝理(1649一1720),字义甫,号文山,漳浦县赤卫乡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授建宁游击,十八年升灌口营参将.二十一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闻蓝理英勇,荐为右营游击,领前队先锋。二十二年率舰船从东山出发,直驶澎湖。海战中,蓝理腹部受伤,肠子流出,他拖肠血战,功居第一。三天後又大破郑军,再立战功。战後,康熙称他“破肚总兵”,先后两次为他题写御书榜文“所向无敌”、“勇壮简易”,御赐花翎、冠服。接授宜化府总兵官、浙江定海总兵,升福建陆路提督。
林亮(1664—1727),漳浦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任台湾水师右营把总,1712年升福宁镇左营千总。1716年调桐山营(福鼎)守备,翌年任澎湖右营守备。1721年朱一贵起义,林亮奉命率军入台进剿,以军功得浙闽总督满保手书褒扬。1723年升台湾水师副将,又授台湾镇总兵官。又以招抚番族108社之功,得皇帝奖银一万两。林亮以奖金购买漳州土布、漳烟、盐、糖等赠送各番社,深得人心。1727年移缜浙江定海,病逝任上。赐葬漳浦西北郊。
蓝鼎元(1680一1732),字玉霖,号鹿洲,漳浦县赤岭乡人。蓝廷珍之族弟,1721年随蓝廷珍出师入台,平台后又在台湾住了一年多。他出入军府,筹划军机,处理政务,提出了很多治理台湾的策略,被誉为“筹台之宗匠”。清政府在台湾增设绥化县、淡水厅,升澎湖通判为海防同知,添兵分戍,多出自蓝鼎元的建议。有《东征集》、《平台纪略》、《鹿洲公案》、《女学》等著作行世。1725年到内廷校书,分修《大清一统志》。1728年任广东普宁知县。1732年任广州知府,到任一个月后病逝。
吴沙(1731—1798),漳浦县石榴乡象牙村人。乾隆二十八年1773年)渡台,先居淡水,再迁三貂社,集结和率领漳、泉、粤三籍移民入垦兰阳平原,成为台湾开发史上声名赫赫的“开兰始祖”。兰阳中原本由原住民世代经营,漠人难以入垦,吴沙经过九年时间的筹划和准备,于1796年农历九月十六日,率移民千馀人,乡勇二百余人,善番语者23人入垦。不到一年时间,先后开垦了头围、二围、三围几十里地。嘉庆二年(1798年)农历十二月初九,因积劳成疾逝世。其侄吴化继续领导开垦,垦地所及达四围、五围、员山、汤围、柴围、大湖围等广阔地区。
蔡禄,俗称“蔡万七”,清康熙间,官至左都督、河北总兵。蔡宗琚,禄长子,荫官治中。蔡 功,禄次子,官烽火门参将。蔡兴邦,禄孙,袭都尉,任太湖协副将。
高登:字彦先,号东溪,漳浦县杜浔宅兜村人。11岁丧父,由母抚育成人。高登自幼读书勤奋,每日诵读数千言。宋宣和五年选入太学。宋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金兵进犯京师,宋派使者求和。十二月,徽宗禅位于太子赵桓,是为钦宗。这时,高登与陈东等太学生联名上书,请斩蔡京、童贯等6名误国奸贼,以谢天下